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渣男徐志摩事迹
徐志摩很有才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对感情的不专一也是确定的,所以称他为民国第一渣男一点也没有错。
第一个女人:张幼仪
张幼仪是渣男,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当初徐志摩一心要追求林徽因,便果断抛弃糟糠妻子,哪怕张有鱼竿为徐志摩生下二儿子,他也急不可耐地离婚,但是后来阴错阳差,她与陆小曼结结了婚。
有一次,张幼仪与这对奸夫淫妇同席,看着前夫与新任娇妻你侬我侬,张幼仪感到十分痛苦,面对风情万种的陆小曼,张幼仪自愧我不是个有魅力的女人。原来,徐志摩不是一个一惯冷漠的人,只是他的爱不愿意分我一星半点。
当初离婚相较于情敌林徽因,张幼仪自卑于自己的学历低下,为此离婚后她留学欧洲攻读幼儿教育,之后他就任东吴大学德语教师,再后来他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可谓是新时代独立女性的标杆,终于他用他的努力获得了前敬重,然而也不会回头。
张爱玲曾说,一个女人如果得不到异性的爱,那也不配受到同性的尊重,女人就是这一点贱。
倘若张幼仪一辈子没见过徐志摩至爱一个人的样子,那也罢了,谁的婚姻不都是这样趋于平淡呢?可就是偏偏让他看到了徐志摩对别的女人的疯魔。
有人说,在徐志摩生命里的三个女人中,张幼仪才是人生赢家。他多次创业成功,公婆是他为干女儿想有徐家1/3的财产,徐志摩飞机失事后,他替他完成了许多未尽事宜,最后,他甚至感谢徐志摩离婚,如果不是离婚,他可能永远都找不到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得到的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他一直耿耿于怀,一辈子都拿林徽因陆小曼跟自己做比较,这种下意识的自卑让他承认书,但又不服输,最后获得了成功。
第二个女人:陆小曼
第一眼看到林徽因时,陆小曼就自卑了。林徽因出国游学的经历让陆小曼质感是个乡下孩子,林徽因的知性优雅,更是让他全盘否定了自己的魅力。她一度怀疑自己只是个备胎只是徐志摩还没得到林徽因时候的替代品,
好在陆小曼并没有像张幼仪一样将林徽因当成一辈子的竞品,从而把自己活成另外一个林徽因。
她才不屑于变成谁谁谁呢,她只想纵情恣意地活成自己。
和林徽因不同,陆小曼没有太大的人生理想,他只愿意与爱自己的男人快乐的度过此生。
要等到徐志摩飞机失事,锦绣繁华瞬间凋零,与无常命运朗朗相对时,她才从大伤痛中幡然醒悟。
她收起锦衣华服,终身不再涉足舞厅等交际场所。
她认真地拜师学画青绿山水,也写诗词散文,生命最初的灵气又回来了。
有人说,三个女人中,陆小曼才是最大赢家。
她一生都有人爱,并且让徐志摩热烈的爱有了真正的落脚点。
但我始终觉得,三个女人中,最不在意输赢的就是陆小曼。
第三个女人:林徽因
林徽因和张幼仪一生中只见过一次,那时候,徐志摩早已不在人世。
张幼仪在《小脚与西服》中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
当时,林徽因由于肺结核复发入院,她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托人叫来张幼仪,希望见上一面。
对于林徽因的要求,张幼仪是困惑的,她心里自嘲:“我不晓得她想看我什么,也许是想看我长得丑又不会笑……”
见面的时候,张幼仪是局促的,甚至有点恼火于自己的木讷。
已气息奄奄的林徽因跟她说的话,她却是记得的:“终于得见了,幼仪,我欠你,对不起,但我不后悔。”
有人据此认为林徽因很“绿茶”,以为她不后悔的是与徐志摩的一段情。
这大概又是对林徽因的误解。
当初,徐志摩因为林徽因而与张幼仪离婚,但徽因最后还是做出了理智的选择,与梁思成结了婚。
在张幼仪这边,她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林徽因使得徐志摩与自己离婚,却最终不嫁给他。
其实,邻徽因哪怕再爱徐志摩,也是不会选择他的。
她的母亲不被父亲宠爱的苦,林徽因自小就已深刻体会,她不希望别的女人(包括张幼仪)重蹈覆辙。
她与梁思成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两人无论是志趣、学识还是灵魂层面,都是非常匹配的。
林徽因所谓的“不后悔”,大概是不后悔与梁思成的婚姻吧。
不知为何,无论是林徽因的生前,还是身后,总逃脱不了世人不怀好意的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