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台,沪上“网红”科普场馆是如何炼成的?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沪上“网红”科普场馆是如何炼成的?答案:上海天文馆积极进行数字业态升级,打造虚实交互新文旅、新教育,塑造沉浸式“云现场”,开发元旅天文馆新模式。通过虚拟直播技术设置了“元宇宙”沉浸式虚拟会场。
上海天文馆接待社会公众73万人次,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张“新名片”。上海天文馆推出“宇”你有约——开馆一周年特别直播活动,从今日太阳到今夜星空、从明星导航到银河讲坛,更有青春靓丽的天文科普“天团”闪亮登场。
上海天文馆开馆至今,参观人数达到73万,观影人数有18万。微信公众号粉丝量突破150万,总阅读量890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介绍上海天文馆,带领人们云游天文馆,更加全面的了解天文馆的故事。
上海天文馆与上海中学东校、明珠临港小学、格致中学、复旦附中等10所中小学校开启“馆校合作”共建项目,培训一批科技创新教师。
上海天文馆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探索打造“双减”政策下的科普场馆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天文特色和丰富的展览教育资源,大力推动科技、文化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促进青少年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助力“双减”落实落地。
上海天文馆表示,将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文化地标、科普地标,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