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d

  • Explore

  • Universe

  • Wiki

  • 29个稀有姓,粪/屎/死/毒最难起名字

    首页>百科知识>点击:4191℃作者:小编阿聪(原创)发布时间:2023-04-25 14:56:24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29个稀有姓,答案:中国的29个稀有姓氏分别是:天、操、青、淦(gàn)、神、问(wēn)、打(dǐng)、杀、黑、粪、屎、死、难、老、是、我、母、醋、雒、迮、昝、禤、爨、荡、毒、暴、双、相、叱干。

    1、天姓

    天姓是中国百家姓之一,相传其起源于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虽然天姓分布较广泛,但仍然属于稀有姓氏之一。目前,主要分布在河南卫辉、汤阴、巩县、浙江上虞、余姚、广东顺德、四川中江、安徽淮南、台湾高雄、河北乐亭、香河、江西宁都等地,其他地方也偶见此姓。

    2、操姓

    操姓是汉族姓氏,在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武汉新洲,黄冈团风,孝感应城和安陆)、江西、河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地区等地均有操姓后人。史书中最早记载的操氏历史人物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操师乞。关于操氏的来源,以前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来源于官位,出自商朝君主盘庚给大夫所封官职,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另一种是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后代,属于以职业技能名称为氏。然而,经过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的研究成果表明,操姓是曹操后裔或曹操嫡孙,改曹姓操的说法不正确。

    3、青姓

    青姓是一个姓氏,有以祖为姓和改姓而来两种说法。这个姓氏较为少见,主要分布于四川、内蒙、湖南、广西、重庆等地。

    4、淦(gàn)姓

    淦姓本是匈奴单于儿子金日磾的后代,金是汉武帝托孤臣之一。丛姓与淦姓其实是同一家族。在南宋时期,节度使金斌濑因与金国容易混淆而造成不便,于是高宗皇帝赐他姓淦,他的后人就开始改姓淦。淦姓主要在永修繁衍与分布。九合、马口、三角乡是大姓,据说这是淦国荣、国英两兄弟分别繁衍而来。四川泸州也有个淦姓集中点。但是无疑,多数淦姓人居住永修。出名的淦克群、克鹤等人均来自廖坊。本地永修各界的名人就多了去了。1646年10月,永修人淦君鼎一门殉难报效明朝,被人们赞誉为“官无九品重千秋”。

    5、神姓

    神姓源自姜姓,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没有出现。古典文集《丹徒县志》中有载:“神农氏裔榆罔失帝位,子孙遂以神为氏。”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榆罔是中国氏族联盟时期神农氏政权的最后一任君主,后被轩辕部落的黄帝打败。

    6、问(wēn)姓

    问姓是源自于中国的一个姓氏,读音作wēn,不可读作wèn。今天,安徽省淮南地区、陕西省渭南市、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河北省围场地区、甘肃省徽县、浙江省余姚市、湖北荆州、山西省汾阳市、交城市等地区均有问氏族人分布。

    7、打(dǐng)姓

    打(打、捝,读音作dǐng(ㄉㄧㄥˇ),不可读作dǎ(ㄉㄚˇ))打姓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期缯子国君主缯子,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打,就是捶打、猛击,这个姓氏的读音作dǐng(ㄉㄧㄥˇ),不可读作dǎ(ㄉㄚˇ)。缯子,大禹的后裔、夏王朝贤君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缯,子爵。古缯子国在今河南方城一带地区,“缯”、“鄫”、“曾”古时通用,也称鄫子国。在史籍《谷梁传·宣十八年》中记载:“秋,七月,邾人戕缯子于缯。戕犹残也,捝杀也。打,谓捶打。”

    8、杀姓

    杀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少民族、少源流姓氏,主要源自鲜卑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9、黑姓

    部分黑姓起源于汉族,部分起源于突厥族,出自汉唐之际突厥族突骑施部黑氏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另外,还有一部分黑姓起源于回族,出自回族黑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还有一部分起源于回族,出自明朝亲军指挥黑资哩,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还有一部分起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瓦剌部黑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还有一部分黑姓是各民族变姓的结果,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天西南地区,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广泛分布着黑姓。

    10、粪姓

    粪姓是中国稀有的姓氏,其汉字结构为“米田共”。然而,对于其来源,目前无法考证。

    11、屎姓

    据《中华姓氏大词典》记载,屎姓起源不详。该姓氏在湖南祁东地区分布较为集中,1985年祁东县姓氏人口数中,屎姓有16人;在湖南汉寿县,屎姓人口数仅为2人。

    12、死姓

    死姓是中国西北部地区较为罕见的姓氏。据学者研究,“死”姓主要来源于少数民族四字复姓发展而来,人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13、难姓

    难姓源于鲜卑族,出自古鲜卑族吐难氏部族,以部族名称为氏。现今,难姓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

    14、老姓

    老姓为中国少见的姓氏之一。在历史上,老姓曾被用来指代一些著名的人物,如春秋时期宋国的老佐、老聃(老子),以及明朝的老麻和老兆详等。目前,在辽宁清原、广东佛山、新会、高要、乳源、怀集、郁南、罗定,以及广西桂林平乐县、香港和澳门等地均有老姓分布。老姓与广东省佛山的田、布、鸡姓一起被称为该地区的四大本土姓氏。

    15、是姓

    是姓已有1800年的历史,《中国姓氏大全》将其列为“罕见姓”。目前,全国约有8000余人姓是,许多县市并没有这个姓氏。但在江苏常州及其周边地区,是姓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50%,就足以显示出其在当地的流行程度。

    16、我姓

    虽然在网上几乎找不到关于我姓的任何记录,但这个姓氏确实存在于中国。我姓并不常见,属于中国的稀有姓氏之一。

    17、母姓

    母姓主要起源于田姓。据史籍《风俗通》记载:“胡母,姓,本陈胡公之后,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文献《姓氏词典》中介绍,母姓的历史悠久,是从复姓“胡母”而来,源于田姓,所谓“系出田氏”。母姓在中国主要为汉族所用。

    18、醋姓

    醋姓的渊源有三:一是以职业称谓为姓,源自西周时期馈食礼祭司醋人,属于姬姓;二是以地名为姓,起源于隋唐时期新郑醋沟,表示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居民,也属于姬姓;三是以社会世称为姓,出自古代文人俗称醋大,同样属于姬姓。

    19、雒姓

    雒字读音根据地区不同有所差异。在山东宁津县和河北承德及唐山市等地,雒字读音为luò(ㄌㄨㄛˋ)。而在其他地区,如江苏、上海等地,雒字的读音为lào。雒姓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等地区。虽然雒姓不是很常见,但仍有许多人在使用这个姓氏。

    20、迮姓

    迮姓在中国是一个罕见的姓氏,一般只在吴江的芦墟、莘塔一带才有迮姓家族。在一些字典中,迮字并没有被注释为姓氏用字。据了解,该姓氏可能来源于汉朝时期的某位将军,但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证。

    21、昝姓

    昝姓源于商朝,是中国姓氏之一。其读音为zǎn,排名《百家姓》第165位。据《姓氏考略》记载:商朝宰相昝单将咎字上添一划,以此作为他们的姓氏。昝姓在早期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因中原战乱而逐渐向山东、河北及江南迁徙。如今昝姓已在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等地方得以传承。

    22、禤姓

    禤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发音为(xuān)。起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代北宫儇(禤),属于以先祖官职(第二代宰官:祭官)为符号;以先祖姓氏读音为发音的方式取名。禤姓的分布较为少见,目前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福建等地区。

    23、爨姓

    爨姓是中国的一个姓氏,其读音为cuàn(ㄘㄨㄢ),古音为chuàn(ㄔㄨㄢˋ)。爨姓人物有爨琛、爨龙颜、爨归王等。据史料记载,爨姓来源于商代的祭祀之一“爨”,后来被赋予了姓氏。目前在中国,爨姓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区。

    24、荡姓

    荡姓是中国一个姓氏,出自共工氏和子姓。据传说,荡姓源于炎帝的后代汤析羲,是为避难而改姓为氏。还有一种说法是,荡姓来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桓公的第三个儿子封地,以封邑名称为姓。荡姓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湖南等地区。

    25、毒姓

    毒姓是中国的一个姓氏,源于唐朝时期武则天赐姓,原本窦氏是其皇后的竞争对手。武则天夺位后,嫉恨窦氏,赐姓为毒,另一皇妃则赐姓为黑。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毒姓是唐玄宗赐予的贬义姓氏。毒姓在中国的分布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份。

    26、暴姓

    暴姓是一个中国姓氏,源于周朝时期的暴辛公。暴辛公是一位公爵级别的诸侯,居住在暴邑(今河南省郑州北),因此被称为“暴辛公”。后来,其国民以原国名为姓氏,称为暴姓。目前暴姓在中国的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区。

    27、双姓

    双姓在中国并不算太常见,人数相对较少。除了少数民族中也有使用双姓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一胎化政策的影响,有些家庭将父母双方的姓氏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新的双姓。此外,在中国还有一些复姓也被称为双姓,如欧阳、太史、端木等。这些复姓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

    28、相姓

    相姓是中国的一个姓氏,其发音作xiāng(ㄒㄧㄤ),亦可读作xiàng(ㄒㄧㄤˋ)。据传说,相姓源于夏朝帝王相,他的后代中有些人以祖先名字作为姓氏。相姓在中国的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河南、湖南等地区。

    29、叱干姓

    叱干姓是鲜卑族的一个古老姓名,今天只在陕西省彬县一带有所保留。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叱干氏,后改为薛氏。”叱干氏源出鲜卑叱干部,也被译作薛干部。

    文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