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洛是20亿年前的天然核反应堆?还是史前文明的杰作?还是外星文明的布局?
【2017年7月30日100UFO研究中心 奇闻怪事】奥克洛核反应堆:史前文明的遗迹?在我们这个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太多的可能。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尚不能完全解释地球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称,非洲加蓬共和国的奥克洛(Oklo)核反应堆可能是史前文明留下的遗迹,并推测其形成于距今约20亿年前。这一发现引发了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一、奥克洛核反应堆的发现
奥克洛是非洲加蓬共和国的一个铀矿的名字,同时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史前核反应堆。奥克洛原本是法国核计划的铀矿供应地。1972年,法国的气体扩散工厂在检测这里的铀矿时,发现其铀-235含量不足0.3%,远低于天然铀-235含量的0.711%。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些铀矿实际上是链式反应中生成的“矿渣”。
这一研究成果于1975年在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的一次会议上公布,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那么,为什么科学家会认为这一核反应堆形成于20亿年前呢?
二、铀-235的作用与衰变规律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铀在核反应中的作用。铀原子通过放射性裂变释放出中子,从而引发其他铀原子的裂变,最终导致核裂变链式反应并释放出热能等能量。现代核反应堆正是利用这一原理来产生能量的。
中国科学院侯德封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明确指出,由于铀-235的放射性半衰期为7亿年,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其原子核的数目和浓度会不断减少。也就是说,每7亿年,铀-235的数量就会减少一半。因此,20亿年前,天然铀-235的浓度可能超过3%。
尽管如此,要让这一系列反应按照苛刻要求以及精密计算的步骤实现显得十分困难。大自然很难具备这些条件。要知道,要发生核裂变链式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高浓度铀-235 :即使20亿年前铀-235的含量超过3%,要想使核反应堆不成为核爆炸,还必须使用中子慢化剂(如重水或石墨)。
严格比例配置 :即使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也并不等于真能发生持续的核反应,还必须使铀和慢化剂之间有严格的配置比例。
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巨大的一个核反应堆,对周围环境的热干扰却局限在反应区周围40米之内,并且核反应所产生的废物并没有扩散,而是局限在矿区周围。这种现象连现代高科技的人类也无法做到。
三、奥克洛核反应堆的运作机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科学界终于认定奥克洛铀矿中的铀-235是核反应堆废料的证据,表明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自然形成的核反应堆。科学家发现,当铀原子发生核裂变时,被释放出的中子以极快的速度运行,以至于不能被其他原子吸收,因而无法引发其他原子的链式裂变。然而,水能让中子的速度慢下来。
在奥克洛的反应堆中,正是水的作用让链式反应得以持续。然而,反应进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会将岩石中的水分蒸发干。没有了天然缓和剂,反应堆就会停止反应。只有当岩石冷却后,地下水重新补充水分,核反应堆才会再次启动。
巧合的是,科学家发现奥克洛的矿石颗粒中氙气含量较高。这足以证明,在周期性的冷却过程中,氙气并没有挥发到空气中,而是被保存在铝磷酸盐的岩石颗粒中。这种现象连现代高科技的人类也无法做到,令人称奇!
事实证明,20亿年前,种种机缘的巧合使得奥克洛铀矿的铀比例超过3%,并且利用地下水作为“慢化剂和控制阀”,使链式反应在人类难以想象的环境中,以间歇性喷泉式的稳定方式运作了数十万年,并没有发生核泄漏。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四、科学解释与大胆假设
科学的解释看似毫无遗漏,但宇宙如此浩瀚,科学的解释是否能够肯定20亿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关于奥克洛核反应堆,我们可以大胆想象:
1、史前文明的可能性
也许在20亿年前,今天我们称为奥克洛的地方,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文明,远远超越今天人类的文明,并操纵了这一切。如果真是这样,这么发达的文明是如何衰落甚至消失的呢?
2、外星文明的干预
或者,在地球文明的起源之初,是外星文明利用他们的科技手段推动了我们的文明发展。他们是否曾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建造了这样的核反应堆?如果是这样,这将是一个耐人深思的问题。